设为首页
收藏本站
切换到宽版
首页
Index
文玩天下论坛
BBS
登录
立即注册
文玩天下
»
文玩天下论坛
›
文玩天下
›
默认版块
›
世界花梨看中国,中国花梨看海南
返回列表
发布新帖
世界花梨看中国,中国花梨看海南
166
0
文玩天下
Lv.9
发表于 2025-10-15 11:19:13
|
查看全部
阅读模式
当我们谈及海南岛,会想到什么?
可能是拥有阳光沙滩的三亚,也可能是满足口舌之怡的热带水果,甚至是椰子树下皮肤黝黑嚼着槟榔的原住岛民……
有这样一说,
海南有三宝,黎锦、海捞瓷、黄花梨。
黎锦
是海南的黎族织锦,宋代时就在内陆畅销;
海捞瓷
是各时代船触礁随船藏于深海中价值不菲的瓷器;
而黄花梨则是海南黄花梨,海南独的自然造物,如今的传奇之木。
海南岛得天独厚的地理、区优势,孕育出了质优纹美、清香四溢的花梨树木。
世界花梨看中国,中国花梨看海南
然而,目前大家所熟悉的海南黄花梨其实在古代并不叫海南黄花梨,海南黄花梨名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,
在我国历史上,黄花梨先后有许多不同的名称。
花榈(榈木)的称呼从唐代开始使用
唐代陈藏器的《本草拾遗》称黄花梨为“榈木”,书中说“花榈出安南及海南,用作床几,似紫檀而色赤,性坚好。”
明代的大医学家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、清代的屈大均《广东新语》称“花榈。
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木部第三十五卷“榈木拾遗”一条中提出:
“榈木,木性坚,紫红色。亦有花纹者,谓之花榈木,可作器皿、扇骨诸物。俗作花梨,误矣。”
李时珍认为有花纹的榈木,谓之花榈木,平时众口广传的“花梨”说法为误传,而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证实了当时的这种所谓误传的“花梨”之名已成为明代民间对于黄花梨约定俗成的固定称谓。
宋朝赵汝适《诸番志》、明朝黄省曾《西洋朝贡典录》,以及明、清的广东海南地方志均有“花梨”及“花黎木”的论述,
清及民国海关关志进口商品名录中也采用“花梨”或“番花梨”。
清末及20世纪90年代初,有老花梨及新花梨之说。
1944年出版的德国学者艾克的《中国花梨家具图考》中,认为中国家具中所使用的“高级花梨木”可分为:、
黄花梨——包括优美的明代和清初家具的黄花梨;
老花梨——在较晚时期,特别是19世纪初叶的简朴家具中常用的、幽暗的褐黄色老花梨;
新花梨——属于红木群的新花梨,新花梨成为近代行业俗称。
“黄花梨”的说法究竟始于何时,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。
20世纪初著名学者梁思成在考察古代建筑和研究明清家具时,
发现明代所用“花梨”木与近代所用的“新花梨”并不是同一种木材,
为了区别这两种相近而价值不同的木材,便将明代所用的“花梨”木加了一个“黄”字,此后“黄花梨”之名便流传开来。
1960年,国家文物局《关于文物出口鉴定标准的几点意见》采用了“黄花梨”这一名称。
艾克的《中国花梨家具图考》中也有谈及。
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各种研究明清家具的论文、专著均有论述。
在20世纪80年代,明式家具研究专家王世襄的《明式家具研究》将明式黄花梨家具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,引起投资、收藏黄花梨家具的热潮。
后来,红木国标中关于海南黄花梨的名称正式规定为“降香黄檀”。
从此海南黄花梨有了一个规范的名称,但是在民间,关于黄花梨的俗称仍旧在流行。
从留存下来的历史资料和文献来看,
黄花梨曾经被称之为“花榈”、“榈木”、“花梨”、“花梨木”、“老花梨”、“新花梨”、“黄花梨”、“海南檀”、“降香”、“降香檀”、“降香黄檀”。
从这些海南黄花梨名称中可以看出,人们对于黄花梨的了解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,在不同朝代、不同时期,对于黄花梨的认识也不同。
不管黄花梨曾经叫什么,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黄花梨从古至今从未失宠,也不会失宠,一直饱受着国人如此多的喜爱与推崇。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
登录
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
×
回复
举报
返回列表
发布新帖
评论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
|
立即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文玩天下
Lv.9 管理员
主题
47
回帖
0
积分
194
Ta的主页
发消息
关于我们
关于我们
加入我们
新闻动态
联系我们
服务支持
官方商城
成功案例
常见问题
售后服务
投诉/建议联系
admin@discuz.vip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复制和建立镜像,
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
添加微信客服
关注公众号
文玩天下
© 2001-2025
Discuz! Team
. Powered by
Discuz!
W1.5
关灯
在本版发帖
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
返回顶部
返回列表